首页

国产女王黄金chinese

时间:2025-05-26 04:15:03 作者:浙江杭州:端午节日氛围渐浓 浏览量:91800

  中新网成都2月20日电 (单鹏)四川报业博物馆20日在成都开馆,即日起向社会公众开放。

四川报业博物馆在成都开馆。(单鹏 摄)

  四川报业博物馆坐落在成都历史悠久的锦江文化街区,馆内分为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两大展厅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区,首批展示了四川报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影像资料、采编用具、印刷设施设备等360多件。

观众在四川报业博物馆参观。 (单鹏 摄)

  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回顾了19世纪末以来巴蜀大地的报业发展历程。从展览可知,近代四川报业的发端与宣传维新思想有着很大关联。1897年,四川近代第一报《渝报》在重庆创办,这份报纸由维新知识分子、四川富顺人宋育仁创办,以救亡图存为己任。1898年,宋育仁在成都创办《蜀学报》,这是成都近代第一报,也是四川维新派的主要宣传阵地。1898年,四川近代第一家日报《渝州新闻》创办,同样以宣传变法维新为宗旨。

  进入20世纪,四川地区报业迎来快速发展。1900年在成都创立的《算学报》是一份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的报纸,也是成都第一张科学性报纸。随后四川大地陆续出现了《川报》《新四川日报》《成都快报》《华西日报》等关注时政、社会的新闻报刊。1922年,四川党、团组织早期重要创建人及领导人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人声》,这是四川第一份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首要任务的革命刊物。值得一提的是,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时坚持出版报纸,这些报刊被称作“长征红报”。

  抗战开始后,四川报纸数量极大增长,集中为抗战呐喊。1937年,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的《告四川各界人士书》经中共组织同意后,交予刘湘认可,以《告川康军民书》为名在《华西日报》发表,成为川军出川抗战的宣言书。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报业扎根广袤大地,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传播先进文化、正确引导舆论的奋斗中不断成长。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两大展览凝聚了新中国成立后巴蜀大地建设发展的时代缩影,体现出报业对社会沧桑巨变和新时代发展辉煌成就的生动记录。

  “我们将努力打造一座不断‘生长’的专业博物馆,一个共建共享的文化空间。”据四川报业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四川报业博物馆将与四川乃至全国的报业和文博界同行携手共建,通过互动体验、数字展览、传媒研学等多种方式,探索更多的博物馆“打开方式”,搭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连通业界与学界的园地,呈现报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学术的全球分享与传播”出版论坛在伦敦举行

10月11日,“海珠湾”号客轮停靠在广州的琶洲港澳客运口岸,从香港国际机场(香港海天客运码头)而来的120余名乘客纷纷下船,其中不少乘客凭相关证明从广州海关设立的“广交会来宾便捷通道”快速通关。

(乡村行·看振兴)春种果树养护忙 江西安义打造生态果园

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和中共厦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指导,君龙人寿和中信银行厦门分行联合主办的本次论坛,汇集多位银行、保险、康养产业的领军人物,他们从政策、市场、创新等多元视角,展开演讲与干货分享,因应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探索新模式、贡献新思路。

剑王朝

泰国前副总理蓬贴·贴甘乍那表示,中国有1.25亿少数民族人口,比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中国政府为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实施了各类政策,在保护民族语言、文化和习俗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工业生产回升向好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2010年,“乡镇企业”这个概念最后一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这一诞生于改革开放的两个“意想不到”之一的现象逐渐完成历史使命。而在此之前的2004年一号文件曾提出,乡镇企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这些要求也许预示着后来的历史轨迹。

“红烧肉拿铁”火了? 顾客:尝尝鲜,甜咸口味适合冬天

在此期间,检察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附条件不起诉5000余人。最高检案管办负责人说,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治理,预防就是保护,治理也是挽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